自留地。高冷的逗比。

跨越虚无,再进一步

《妈的多重宇宙》

影片从一位华裔母亲的视角用天马行空的方式讲述一个存在主义的故事。妈妈伊芙琳在税务、夫妻关系、儿女沟通上快要崩溃,此时老好人丈夫突然摇身一变成了功夫达人,战斗的同时向她讲解关于穿越宇宙的事情,并要求她拯救世界。

影片最大的亮点就是那些夸张又漫无边际的想象力,可抛却那些外壳,仍是讲述个体的冲突——自我的内部冲突与外界家庭的冲突。

对于妈妈伊芙琳的everything,不私奔的世界会不会更好?没有这个女儿的世界会不会更好?每一个选择对应一种可能性,每一种可能分裂出一个新世界。开头的时候,伊芙琳被困在狭窄的洗衣房内,她忙于税务、父亲的期待、客户的要求,无瑕与丈夫沟通,更只会强硬的用身份压制要挟女儿,她用一个“成功”的模板把自己框进去,也希望女儿能进去,everything充斥在她的生活中,可最终只是一事无成。所以当阿尔法韦德抚摸着她的脸,真诚的看着她的双眼,说“每次受拒,都使得你来到现在这一刻”时,她仿佛得到了谅解般露出笑容。妈妈伊芙琳看似强势的逼迫丈夫和女儿时,同时也在逼迫自己、对自己失望。我一直在纠结为什么在最终决战时她说“别再叫我伊芙琳了,我是你妈妈”,伊芙琳是个体,妈妈是责任,难道把你当做是平等的人不是更合理更尊重吗?可随即我就想通了,伊芙琳太痛苦了,她会放弃会崩溃,她也想过走向贝果,逃向虚无,可妈妈不会,妈妈会回应女儿“我本希望你能见我所未见,这样你就能说服我其实还有别的路可走”的希望,妈妈只要被儿女呼唤依靠了,就会跨越万千困难,创造奇迹。妈妈是责任是枷锁,同时也在家人的身上汲取稳定的力量去对抗变幻莫测的生活,那根绑住她的绳子,也拉住了她,拯救了她,成就了她。活着,就是最好的反抗。人才会抗争,是家人让伊芙琳成为人。

对于女儿乔伊的everywhere,她叛逆,肥胖,爱女生,并有一个强势、要求完美的妈妈,孤独与不被理解让她痛苦,她对贝基说“我想要自杀”,阿尔法世界的乔伊付诸行动了,她成为“乔布·土巴卡”。“有一天我觉得无聊,就把所有东西都放到了一个贝果上,我的希望和梦想,我的旧成绩单,所有品种的狗,克雷格清单信息网站上所有个人广告,芝麻,罂粟籽,盐,然后它就坍缩成这样了。”“真理是什么?”“一切都不重要。”当人类以全知全能的“神”的视角看待世界时,个人实在太过渺小,你所挣扎的、纠结的、痛苦的、欢愉的,都不值一提。“如果一切都不重要,那么一事无成的人生带来的痛苦和罪恶感,都会消散。”乔布无法忍受痛苦,于是她滑向虚无主义来逃避。可寻根究底,乔布并不是以混乱为乐,她只是无可奈何,所以当她踏遍everywhere,找到那个与自己一般一事无成的伊芙琳时,她才能坦诚,向她撒娇,向她索取理解、陪伴、关注和爱。“我并不是在追杀你,我只是想找到一个人能见我所见,能体会我的感受。”——我想要理解和支持。“你知道我为什么要做这个贝果吗?不是为了毁灭一切,而是为了毁灭我自己。”——我想要爱和原谅。乔布的内心充满了冲突,她希望满足伊芙琳的愿望,却也想做自己,她无法在其中找到平衡,于是困惑,失望,最终崩溃。伊芙琳通过贝果看到了“神”的视角,她理解乔布,可伊芙琳不能滑向虚无,因为她是乔伊的“妈妈”,所以她才能在爸爸的帮助下回应女儿的呼救。

对于爸爸韦德,前期他的戏份很少,看似一个配角,但在一切崩溃之后,是他打扫了破碎的玻璃,挽救了伊芙琳。“我们在这个残酷的世界里绕圈子,你们战斗是因为你们困惑又恐惧,我也困惑,每一天都不知道要怎样,但不知道为什么,我感觉似乎都是我的错,请善良一点。”韦德总是看到事情好的一面,那不是天真,而是他的处事哲学。是爸爸让妈妈看到了另一种生活方式,战斗也可以,善良也是一种选择。“尽管你一再让我心碎,但是如果有来生,我还是会选择与你一起报税,开洗衣店。”在妈妈为爱牺牲的同时,爸爸也在做同样的事情。“他离开我可怎么活”,伊芙琳放不下她的傻男人,是爸爸让她牵挂、感动、不舍,激发她对生存的渴望,成为她对抗残酷世界的底气,是这个软弱的傻男人阻止了她走向贝果,走向死亡,他成为伊芙琳穿梭万千世界中最稳定的锚点和归处。家人啊,就是相互折磨、相互拉扯又相互拯救的存在吧。

爸爸、妈妈和女儿的all at once,他们三人都知道这样的纠缠会艰难痛苦,可他们还是坚定的选择了彼此,他们珍惜那些共度的时光,这份陪伴让一切虚无有了意义。也许生命本就虚无,但我们相伴相爱、共度的时光,赋予了它意义。

我知道没有你会我会轻松很多,幸福很多,可我仍坚定不移的选择你,走向你。这让我想起《你一生的故事》,我明知会失去你,却仍要to make love,make you。但与《一生》不同,《一生》充满了宿命的坦然,接受,包容,感恩,而本片却偏生一种执拗,仿佛无声呐喊着,反抗啊,挣扎啊,再坚持一下吧;《一生》与残酷的世界和解,而本片更像是遍体鳞伤一团糟的人,勾着小指说:“你过来呀!”

 

我看了几种说法,都很有意思。关于为什么最后可以获得原谅?我想因为是真实存在着爱的,女儿跨越那么多宇宙去找寻一个能够理解她的妈妈,她仍在渴求理解,因为她是被爱过的,她是体会过相爱的美好的。我很喜欢朋友说的一句,“很难想象亲情里没有要挟的样子,亲情有时很狼狈,只是狼狈与爱的比利是多少,能不能让人接受。”有些人不配为父母,因为他们并不爱子女,只是当作一个任务,一个人生中必经的阶段,所有人都生儿育女,所以他们才会生儿育女,他们并不明白其中的责任和意义,也就不配享有为人父母的权利。而被爱过的人才能明白,生活又痛苦,也很孤独,可幸福的时刻更多一点,也就值得再坚持一下。

有人说应该停在石头那里,我喜欢这样的设想,可那就滑向虚无主义了,本片其实还是在表达:跨越虚无,再向前一步吧。

但我喜欢各种各样的设想,每个人遵循自己的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和喜好,每个人诉说自己的故事,相互尊重,百花齐放的春天。

 


评论

© 谜·宫 | Powered by LOFTER